1. 农村有些农具已渐渐消失了,晒晒你记忆的农具有多少?都有什么用途?

农村有些农具已渐渐消失了,晒晒你记忆的农具有多少?都有什么用途?

看了好几遍,好像很简陋,但在当时也都不失为伟大的发明,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,对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看朋友的回答时,发现许多的农具被反复提及,但有一种农具只有一位朋友提到,但不是不重要,却容易被忽略,见下图。

也是在网上搜的一幅图,因为上面放着一个犁,还有什么东西不认识,可能对这种农具的形状看不太明白。有些人对过去的没有床头的老式木床有印象,这个农具就像是一个老式木床翻过来,不过,只在接近两端处有两根床撑。

干什么用的呢?通过前面的图大家可能看出来了,将犁、耙等农具放在上面,有时人也坐在上面,用牛拉着从牛棚到地里,干完活再拉回来,过去田间的土路上经常有两道平行的摩擦痕迹,就是这种农具留下的。

华为Mate2手机壳,华为mate 2手机壳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从图中看出,这种农具叫“托车”,感觉不太准确,因为我们这里的发音是tuò车,而托读tuō,比较后感觉应是“驮车”。比如,我们这里说在自行车后座上带人或东西,就叫“驮”人“驮”东西。“驮车”就是“驮”农具的农具。

“驮车”下面好像床帮的两根方木比较宽大,放在地面上,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,即使上面放上犁、耙等农具,对地面的压强也不会太大,防止地面下陷,特别适合在松软的的土地上使用。不过,“驮车”是在地面上滑动,相对车轮的滚动而言,同样的条件下,摩擦似乎大了点,牛拉着也就费力一点,再加上牛走路本来就文质彬彬、慢条斯理的,拉着“驮车”走得更慢,所以,有一句俗语:老牛拉驮车,用来形容做事慢。

牛车和马车,架子车,风车,纺车,织布机,碌碡,犁,铧,耱,耙,侧刀,镢头,锨,锄。

华为Mate2手机壳,华为mate 2手机壳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牛车和马车。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农耕文明时代,没有机械化的设备,牛车以及后来出现的马车,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。农民往田间运土粪,靠这种车,庄稼成熟了收割下来放在地里,要靠牛车和马车运到麦场上,然后晾晒碾轧。牛车是纯木头打造的,一般用国槐,这种木头木质粗糙,但是结实耐用,一辆牛车,保养好的话,可以用二三十年。马车的车厢车辕是木制的,轱辘是胶皮的,所以,比牛车先进。过去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牛车和马车,汽车出现以后,逐渐被代替。牛车或者马车车夫,也就是现在说的司机,是非常骄傲的职业,不过也辛苦,既要有通牲口脾性,又要有驾驭牲口的能力,还要装货卸货。曾有过想法,就是退休如果无所事事,弄两匹车,套进马车里,去畅游天下。现在看来不可能了,虽然你驾驶着马车交警不查驾照和行驶证,但是马车上不了高速。这种豪迈的想法,只能随风而去,吹向远方。

架子车。架子车之车是独轮车,独轮车是纯木头打制。架子车车身车简比独轮车大,轱辘是胶皮的。独轮车主要靠人力驾御,很费力气,一种简单的运输工具,在我国古代,这种工具普遍使用。架子车,可能是在解放后出现的,本世纪初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我小时候,村上的集体,架子车不少,特别是包产到户实行后,每家都有架子车。我们当时正当年少,拉着架子车干活,闲暇时间,常常发飙,不是拉上架子车在路上争先恐后地狂奔,就是把两个架子辕对辕套在一起,借下坡儿驾驶着跑,当时我们把这叫开火车。其实,在当时,我们根本不知道火车长什么模样。

风车。过去庄稼在麦场经过碾轧晾晒后,要彻底把颗粒中的杂质、瘪粒、秸秆屑等清除掉,就用风车,叫过风车。风车的结构复杂,工艺先进,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。风车是一种古老的农具,南方北方都普遍使用。

华为Mate2手机壳,华为mate 2手机壳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农村有些农具已渐渐消失了,晒晒你记忆的农具有多少?都有什么用途?

多少世纪以来,农村使用的生产工具都是一些简单的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。耕作主要有犁、锄、耙。收获工具主要有板斗、风车(风簸)、围席、镰刀、弯刀、连枷(粮械)等。加工工具主要有石碓、石磨(大磨和小磨),碾子,油榨等,运输工具有背架(有的叫背夹)水桶、粪桶、竹制背箩、夹箩、挑箩、驮篮、提篮、扁担、鞍架等。排灌工具有筒车、龙骨车、戽桶、水龙等。量具方面主要有筒子、升子、斗、木杆秤、木尺等。这些传统农具使用效力较低,劳动强度大,“面朝黄土,背朝天”,劳动生产率很低。

清粮工具,风簸:组成是在一个轮轴上安装若干扇叶,转动轮轴就可产生强气流。在装有轮轴、扇叶板和曲柄摇手的右边,是一个特制的圆形风腔,曲柄摇手的周围圆形空洞,就是进风口,左边有长方形风道,来自漏斗的稻谷通过斗阀穿过风道,饱满结实的谷粒落入出粮口,而糠粃杂物则沿风道随风一起飘出风口。

整地工具,耙

加工工具,石磨

犁:犁是由金属制造的铧口,以及由木材制造的犁镵、犁盘、牛打脚、犁辕等五部件组成。牲畜是用套耕索来挽犁的。

灌溉工具

虽然我不是农民,但从小生在农村,长在农村,青少年时在农村干过农活,我记忆中的农具还真不少。我的家乡在黄淮平原的农村,下面就说几个与播种收获小麦有关系的农具,与朋友们交流吧。

一是犁田的土犁。北方农民种麦前,要先犁地翻土。早年的土犁一般是木框上安铁犁铧,用牛马驴等牲畜拉犁翻地。五十年代农村牲畜少不够用,有时也用人力来拉犁。后来有了拖拉机,带上双轮双铧犁,实行机器翻地,生产效率大为提高,到七十年代,农村土犁基本就被淘汰了。

二是耙地的木耙。田地犁好以后,有些深浅不一,留下一些犁沟,就用耙来耙平。耙是用井字型的木架钉制的,在木块上钉上粗壮的方型铁钉,俗称耙齿。耙地时用牛马驴拉着木耙,人站在木耙上牵着牲畜,在犁过的田地上把土耙平,为播种小麦打好基础。这种木耙后来也被拖拉机带的铁耙来代替了。

三是播种的木耧。田地平整后,就可以播种小麦了。我们这里过去种麦用的木楼,是用木架制作的,上方有一个木斗,下方安三个铁齿。木耧一般用牲畜拉动,农人扶住耧把摇动前行时,把麦种从木斗三个耧腿中均匀播洒到土地里。每耧三垅,间隔六寸。扶耧播种需要有一定经验和技术才能学会操作。扶耧技术高的人,播种均勻,麦垅笔直,既美观又有利于小麦生长。

在东北地区农村的过去,生产生活用的农具是非常多的,在这里也只能简单介绍几种了,就是干什么农活有什么农具,生活上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用具就有什么用具的,而那些生产农具,生活用具就一个特点,不是电动的,都是手工的,到了现在,那些生产农具和生活用具基本上是淘汰了,也看不见了,但是,有的生活用具还是在继续使用着的!

所谓的生产农具,也就是生产劳动所用的工具,在东北地区我们老家的农村,运输用途的有马车,最早的马车都是木制轱辘,我们叫它花轱辘车,后来有了胶轮车,用老牛拉的车就叫牛车了,在冬天还可以用马拉或者牛拉的爬犁,现在的马车基本上是消失不用了,而爬犁做为生产工具已经淘汰了了,只不过经过改造只后,又用在了东北冬天的旅游事业上了。

种地用的农具也是离不开爬犁的,爬犁都是木质的,还有种地趟地起垅用的犁杖,犁杖也是木质的,种地趟地的时候,把铁犁片套在犁杖前就可以了,也可以调整犁地深浅的,犁杖也是马拉牛拉的,在比较早的大跃进年代,是用人拉过犁杖的。

那时候种地要三铲三趟的,趟地用犁杖,铲地就用锄头了,收割用镰刀,挖土挖肥的用铁锹了,铁锹有圆头的,有方头的,也有大板锹,这些生产工具,到现在也没有消失,也是东北农村现在的劳动工具,还有家里种小园子用的不同的镐头,现在也依然还在用着,而用于冬天刨大粪堆的大铁镐,现在已经被淘汰了。

那个时候,没有电动磨米机的时候,都是用石头碾子碾米碾面的,配套的碾米工具就有了手摇的风车,一般情况下,碾米要碾三遍的,碾一遍风车风一遍,最后米糠分离,也就完成了碾米的事,还有圆形装米的笸罗,还有大大小小的簸箕,也都是农民常用的生活工具,现在都是电动磨米了,碾盘,风车都被淘汰掉了,但是笸罗,簸箕还是在用的,过去用于量米的斗,升现在也已经淘汰不用了。